法律
租约
租客
置业
按揭
未补地价居屋出售全攻略:从补价到成交
3分钟
Listen to the blog audio:
该博客文章已自动翻译。
显示原文
Q1|未补地价居屋是否一定要补地价才能出售?
不一定。取决于你卖给谁。
- 未补地价 → 只能在居屋第二市场出售(买家必须具备绿表或合资格白表)。
- 想卖给公开市场买家(任何人) → 必须先完成补地价。
补地价是业权行为,需所有业主同意(无论是单一业主持有、长命契或分权共有)。
Q2|补地价程序需要多久?需要准备什么?
一般约需 6–12 周(视乎房委会处理进度)。
流程包括:
- 递交补地价申请(由所有业主共同签署)
- 房委会派估价师评估市值
- 业主按房委会计算缴付补地价
- 取得补地价批核与文件
- 完成土地注册处更新记录
补地价完成后,居屋即变为“自由市场物业”,可以正常买卖。
注意:补地价后的估值 ≠ 银行的按揭估值。
Q3|补地价金额如何计算?补价估值是否等于市场价?
补地价金额由房委会的"重估市值 × 贷款成数折扣"计算,不等于市场成交价。
- 房委会补价估值:供补地价计算用
- 市场成交价:买家愿意付多少
- 银行按揭估价:银行愿意借多少
三者可不同。
常见情况是:
- 补价估值 < 市场价(补价较低并不代表银行一定借足)
- 银行仍会自行做按揭估价
- 如按揭估价较低,买家需补差价
这是补地价后成交"最常出现落差"的位置。
Q4|补地价完成后,是否可以立即出售?哪些情况会延误成交?
补地价完成后即可进入公开市场出售,但仍有几个因素会影响成交时间:
最常见延误原因包括:
- 补地价尚未在土地注册处正式登记(律师不能完成买卖)
- 共有人文件未齐/有人不在香港签名
- 物业有僭建、违契用途,银行估价受影响
- 大厦维修、法团问题影响按揭批核
- 买家估价不足,需要时间补差价或转银行
“文件未更新”与“银行估价”是最常延误成交的两个重点。
Q5|出售未补地价居屋最常出问题是什么?如何避免?
并非补地价本身,而是以下三类问题:
① 业权未整理好
- 共有人未完成继承/转名
- 分权共有者意见不一致➡ 补地价与出售皆不能进行。
② 物业文件不齐
- 旧契、未释契、补契文件未处理
- 土地注册处文件未更新➡ 律师无法完成交易。
③ 买家按揭出现落差
- 银行估价低于补地价后的市场开价
- 违建/大厦状况影响批核➡ 成交期需延长甚至流标。
法律
租约
租客
置业
按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