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香港防潮防霉全攻略
装修 装饰 搬家

11月香港防潮防霉全攻略

4分钟

Listen to the blog audio:

该博客文章已自动翻译。 显示原文

11月香港防潮防霉全攻略 illustrative image
进入11月,香港天气普遍转为干爽多风,但夜晚和日间温差大,仍可能让室内相对湿度在晚间回升;加上近期偶尔下雨,防潮防霉仍不可松懈。香港天文台长期数据显示,11月平均相对湿度约在七成水平,属于不算潮湿但未到干燥的区间;如果通风与排湿配合不足,墙角、衣柜背和窗框位置仍易凝结与发霉

一、控湿先行:把湿度压回安全范围

1)开窗要识时机中午前后较干的时段短促交叉换气;若外界潮湿或近大路尘多,缩短开窗时间并改以机械换气/抽湿配合。留意空气质量健康指数(AQHI),选择污染较低的时段换气,减少把街外污染与湿气同时带入。

2)抽湿机定位与运作抽湿机与墙身保持≥20 厘米距离,重点部署于衣柜附近、床尾与窗边阴面等易结露位置;长时间无人在家时,建议以自动恒湿模式维持湿度约 50–60%。选购与估算效能时,须留意厂方标示的抽湿量多在 30 °C/80%湿度的实验环境量度,与实际家居条件可能有差距。

3)避免制造新水气晚间烹饪、淋浴后立即开抽气扇/稍开窗;室内晾衫应配抽湿或改以户外晾晒,减少长时间高湿环境。

二、阻断霉根:对症处理高风险部位

1)窗框与墙角(冷表面)金属窗框、北向外墙与冷巷位最易表面结露。建议:

  • 每天抹走冷凝水,保持干燥;
  • 视需要在冬前检查与更换密封/防风条,减少“暖湿室内空气”接触冷表面所致的结露循环;
  • 长期阴暗位可加装低速循环扇,以减低局部冷点。

2)衣柜与床底(密闭、少风位置)

  • 衣柜背与墙身预留 5–8 厘米通风;
  • 以干燥剂(硅胶、氯化钙)+抽湿机混合策略,定期更换或曝晒干燥剂;
  • 床底避免全封死,有床箱者可定期开启通风。

3)浴室与厨房(高湿源)

  • 淋浴后持续开抽气扇 15–20 分钟;
  • 检查硅胶边与去水位,及早修补渗漏;
  • 轻微霉点:以1:1 白醋与清水或 70% 酒精抹拭(先做小范围测试),顽固者再用合规漂白剂(按标示稀释)处理。

三、清洁与保养:把霉源与霉味一起清

1)「先干后净」程序任何深度清洁前,先以抽湿或通风,干燥后再清洗/消毒,可减少清洁过程的再滋生风险。

2)织物与床品被套、枕套、床单每两星期以60 °C 热水洗涤;枕头与被芯视材质曝晒或烘干。家有敏感人士或宠物者,可增至每周一次。

3)家电与滤网

  • 抽气扇/抽油烟机:定期清除油垢与尘积,保持风量;
  • 空气净化机滤网/抽湿机滤网:依建议周期清洁或更换;
  • 抽湿机选购/用后成本:留意滤网/过滤组件与电力消耗。

四、判断与修复:何时要找专业

1)反复长霉或怀疑渗水

  • 墙面出现水迹、起泡、霉带延伸,或踢脚线持续潮湿,属水分来源未解决,应优先找出渗水/冷桥成因再行处理。

2)裂纹与爆灰

  • 干季常见的细幼收缩裂与结构性裂缝不同;如裂缝快速扩大、呈斜裂或伴随明显渗水,应及早求助专业检查与修复。

11 月的香港日间偏干、夜间仍可回潮,加上年际波动及家居冷表面结露,霉菌风险依然存在。把湿度控制在 40–60%、减少结露、提升局部气流与养成规律清洁,便能把发霉与霉味风险大幅压低;同时,对可疑渗水与异常裂缝保持警觉,必要时交由专业处理,才能长久保持室内清新干爽。

装修 装饰 搬家

作者:LetsGetHome 租赁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