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博客文章为原文。 翻译

【常見樓契問題】樓契不完整、補契、影印契會否影響按揭? illustrative image
在香港買賣物業時,樓契是否齊備,是影響按揭批核及買賣流程的重要因素。市場上亦不時出現以下情況:

  • 樓契正本遺失
  • 只能提供影印副本
  • 律師已為業主安排宣誓並提供核證副本
  • 樓契年代久遠、業權鏈記錄不完整
  • 出現未釋契或未註冊文件

以下內容根據香港法例、土地註冊制度及普遍採用的專業實務,逐項分析可能帶來的影響。

一、樓契正本遺失是否一定構成問題?

根據《土地註冊條例》(Cap.128),香港採用的是「文件登記制度」,土地註冊處的紀錄雖提供重要業權資料,但註冊本身並不等同保證業權毫無瑕疵。土地註冊處亦提醒,已註冊的文件仍可能存在業權問題。

若樓契正本遺失,但可從土地註冊處取得核證副本。一般可以在法律層面恢復文件證明效力,並由律師提供相關法律意見。

至於銀行是否接受需視乎個別銀行的內部風險政策。 各銀行的按揭審批標準並不完全一致,因此「正本遺失」不必然導致按揭失敗,但審批結果可能因銀行而異。

二、補領核證副本後,銀行會批按揭嗎?

「補契」通常包括:

  • 由業主作出法定宣誓
  • 向土地註冊處申請核證副本
  • 律師核對業權鏈與登記資料

核證副本在法律上具備證明力,但在按揭批核方面,視乎銀行風險政策。
部分銀行在處理相關個案時,可能會要求:

  • 律師出具額外的法律意見
  • 確認業權鏈沒有間斷
  • 提供額外文件以支持業權完整性
  • 在某些情況會調整估價或按揭成數

因此,補契後可否承造按揭必須按個別情況審視。

三、只有影印副本(非核證),是否一定不能按揭?

一般而言,銀行不會單憑未經核證的影印樓契批出按揭,主要原因包括:

  • 無法確認影印內容的真確性
  • 無法確定文件是否完整
  • 不能排除其他仍然存在的業權負擔

銀行在處理類似個案時,通常會要求:

  • 土地註冊處的核證副本
  • 律師的補充意見
  • 更全面的業權審查

影印副本較可能增加按揭難度,但是否最終可承造按揭,仍取決於銀行的最終審批。

四、補契後的物業會否影響買賣?

以下屬於市場較常見的情況:

  • 部分買家或會較為審慎,尤其涉舊契或業權鏈不連貫的物業
  • 銀行可能要求額外文件或調整按揭審批
  • 補契並不一定導致買賣困難,需視乎物業本身狀況及文件是否充分

市場反應因個案而異,但「補契物業」在買賣時通常需要更完整的文件支持。

五、哪些樓契問題較常被視為高風險?

以下情況在按揭審批及業權審查中較常被視為需要額外注意:

1. 業權鏈不完整

例如舊契未註冊、歷史契據缺失而無法補回。

2. 未釋契(Unreleased Mortgage)

仍有按揭紀錄留在土地註冊處,需由銀行或業主辦理釋契。

3. 用途違契或僭建

按照地契及屋宇署指引,僭建與違契用途均屬高風險事項。

4. 涉及訴訟或政府命令

如清拆令、修葺令、產權爭議等。

5. 無法取得核證副本

若土地註冊處沒有該契據紀錄,風險相對較高。

六、作為買家,如何安全處理補契或樓契遺失個案?

1. 要求律師確認業權鏈完整

查核所有歷史契據是否連續、文件是否齊備。

2. 向銀行預先查詢可接受程度

不同銀行在補契或樓契遺失情況下的按揭政策不一。

3. 索取完整補契文件

包括法定宣誓書、核證副本及相關補充意見。

4. 確認物業無其他業權障礙

例如未釋契、訴訟、命令、用途問題等。

七、總結

從法律角度,核證副本及補契程序可協助重建物業的業權證明; 但從按揭角度,銀行最終審批取決於:

  • 業權鏈是否清晰
  • 文件是否完整及可核實
  • 物業是否存在其他風險
  • 銀行自身的信貸政策

因此,補契物業並不必然不能買或不能按揭,但買家宜格外審慎,並依賴律師查契及銀行預批結果作出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