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楼契问题对按揭审批的影响
Listen to the blog audio:
- 楼契正本遗失
- 只能提供影印副本
- 律师已为业主安排宣誓并提供核证副本
- 楼契年代久远、业权链记录不完整
- 出现未释契或未注册文件
以下内容根据香港法例、土地注册制度及普遍采用的专业实务,逐项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。
一、楼契正本遗失是否一定构成问题?
根据《土地注册条例》(Cap.128),香港采用的是“文件登记制度”,土地注册处的纪录虽提供重要业权资料,但注册本身并不等同于保证业权毫无瑕疵。土地注册处亦提醒,已注册的文件仍可能存在业权问题。
若楼契正本遗失,但可从土地注册处取得核证副本。一般可以在法律层面恢复文件证明效力,并由律师提供相关法律意见。
至于银行是否接受需视乎个别银行的内部风险政策。各银行的按揭审批标准并不完全一致,因此“正本遗失”不必然导致按揭失败,但审批结果可能因银行而异。
二、补领核证副本后,银行会批按揭吗?
“补契”通常包括:
- 由业主作出法定宣誓
- 向土地注册处申请核证副本
- 律师核对业权链与登记资料
核证副本在法律上具备证明力,但在按揭批核方面,视乎银行风险政策。
部分银行在处理相关个案时,可能会要求:
- 律师出具额外的法律意见
- 确认业权链没有间断
- 提供额外文件以支持业权完整性
- 在某些情况会调整估价或按揭成数
因此,补契后可否承造按揭必须按个别情况审视。
三、只有影印副本(非核证),是否一定不能按揭?
一般而言,银行不会单凭未经核证的影印楼契批出按揭,主要原因包括:
- 无法确认影印内容的真确性
- 无法确定文件是否完整
- 不能排除其他仍然存在的业权负担
银行在处理类似个案时,通常会要求:
- 土地注册处的核证副本
- 律师的补充意见
- 更全面的业权审查
影印副本较可能增加按揭难度,但是否最终可承造按揭,仍取决于银行的最终审批。
四、补契后的物业是否会影响买卖?
以下属于市场较常见的情况:
- 部分买家或会较为谨慎,尤其涉旧契或业权链不连贯的物业
- 银行可能要求额外文件或调整按揭审批
- 补契并不一定导致买卖困难,需视乎物业本身状况及文件是否充分
市场反应因个案而异,但「补契物业」在买卖时通常需要更完整的文件支持。
五、哪些樓契問題較常被視為高風險?
以下情況在按揭審批及業權審查中較常被視為需要額外注意:
1. 产权链不完整
例如旧契未注册、历史契据缺失而无法补回。
2. 未解除抵押(Unreleased Mortgage)
仍有抵押记录留在土地注册处,需由银行或业主办理解除抵押。
3. 违反用途或违章建筑
根据土地契约和屋宇署指南,违章建筑和违反用途均属于高风险事项。
4. 涉及诉讼或政府命令
如清拆令、修葺令、产权争议等。
5. 无法取得核证副本
若土地注册处没有该契据记录,风险相对较高。
六、作为买家,如何安全处理补契或楼契遗失个案?
1. 要求律師確認業權鏈完整
查核所有歷史契據是否連續、文件是否齊備。
2. 向银行预先查询可接受程度
不同银行在补契或楼契遗失情况下的按揭政策不一。
3. 索取完整补契文件
包括法定宣誓书、核证副本及相关补充意见。
4. 确认物业无其他业权障碍
例如未释契、诉讼、命令、用途问题等。
七、总结
从法律角度,核证副本及补契程序可协助重建物业的业权证明;但从按揭角度,银行最终审批取决于:
- 业权链是否清晰
- 文件是否完整及可核实
- 物业是否存在其他风险
- 银行自身的信贷政策
因此,补契物业并不必然不能买或不能按揭,但买家宜格外审慎,并依赖律师查契及银行预批结果作出决定。